- [01-28]·學院學生公寓新建變壓器擴容工程
- [01-24]·三級崗位推薦公示
- [01-11]·學院11、12、13棟學生公寓采購安
- [01-04]·學院11、12、13棟學生公寓采購安
- [12-30]·撫州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公開招聘
- [12-30]·學院建設(擴建)項目-學生公寓增加
撫州職業技術學院年度部門預算編制辦法
為做好學院年度本級預算編制工作,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根據撫州市市本級部門預算編制辦法,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堅持與學院財力狀況相適應,與學院各內設機構履行事業發展相協調;集中財力保工資福利、保運轉、調結構;堅決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減少和控制一般性支出,推進預算績效管理,促進預算公開透明;堅持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做到預算真實完整,基本支出準確規范,項目支出科學合理,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和水平。
二、工作重點
(一)明確預算編制主體,嚴格預算編制程序。
按照年度預算標準,學院內設機構為部門預算編制主體單位(不含獨立的經營性部門),負責編制學院年度預算。組織人事部負責本部門預算,審核匯總全院績效工資的預算;教務處負責本部門預算,審核匯總全院課時費用,并送組織人事部審核匯總;學工處負責本部門預算,審核匯總班主任津貼,并報組織人事部審核匯總;辦公室負責本部門預算,審核匯總加班費用,并報組織人事部審核匯總;其他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預算,如涉及到績效工資,必須報組織人事部;計財處負責本部門預算,并負責對各內設機構業務指導、審核、下達控制數和批復,不代內設機構編制預算;各內設機構涉及政府采購和政府購買服務,必須由計財處匯總后報后勤處組織實施。
(二)規范收入預算編制,推進預算績效管理。
加強預算績效管理,規范績效目標申報、審核和執行的評審。強化項目預算執行結果導向,將績效考評結果應用于部門預算編制,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效果,優化資源配置。
(三)完善內設機構預算體系,做好信息公開工作。
計財處負責向社會公開學院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匯總數;內設機構負責向教職工公開屬管轄的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匯總數。
三、編制內容
各內設機構按照計財處規定的統一表格和有關規定,編制本部門的收入及支出預算。編制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資料和收入預算的編制、支出預算和“三公”經費及政府采購和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的編制。
(一)編制原則
1、總量控制原則。本著量入為出的原則,學院結合年度經費情況,參考上一預算年度支出實際安排,結合當年政策性增減,以及財政部門明確增減項目,計算下達各內設機構年度預算控制數。
2、收支平衡原則。各內設機構按照“先個人、后公用,先基本、后項目”的順序安排預算,確保基本支出特別是個人部分的支出足額安排到位。項目支出預算要堅持“從嚴從緊,節儉節約”的原則安排。
3、績效管理原則。各內設機構對納入績效目標考評的項目支出預算,必須在編制預算前按要求制定項目績效目標、支出計劃,明確資金額度、用途、效益等,經計財處審核,上報分管院長,報學院批準后作為預算編制的直接依據;否則,原則上不列入年度預算安排。同時,項目預算執行完成后,由計財處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績效評審,評審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部門預算編制參考依據。優先考慮或重點支持績效評價結果好的項目,核減績效評價結果差的項目,取消無績效項目。
(二)基礎信息資料
各內設機構要按要求和規定式樣、表格向計財處提供人員基本信息和資產基本信息。各內設機構對屬管轄部門資料的收集,整理、匯總、核對,并建立臺賬,交計財處匯總,形成學院預算部門基本資料臺賬。各內設機構信息采集依據按本年10月底實際情況填列。
(三)支出預算的編制
支出預算包括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
1、基本支出預算。含績效工資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三項支出。
(1)績效工資支出。由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支出。
(2)商品和服務支出。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由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費等組成。
(3)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由生活補助、住房公積金和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組成。
2、項目支出預算。項目支出包括統籌安排專項預算(預備金)和部門一般性項目預算。
(1)統籌安排專項預算(預備金)是指經費安排難以落實到具體項目、部門或經費實行據實結算的項目,年初實行統籌預算安排,待用途和金額確定后,年中預算執行中進行追加。
(2)內設機構一般性項目預算分項目經費和專項工作經費。
項目經費:是指上級部門須納入年度預算安排的項目,原則上須經過績效管理目標考評。
專項工作經費:是指各內設機構要求解決的常規性專項經費,或是在學院綜合安排辦公經費開支以外,各部門開展某項專項業務確需安排的經費。根據經費允許范圍、分輕重緩急安排。
(四)政府采購和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的編制
各部門根據工作任務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政府采購事項,并按照市本級年度政府采購的有關要求編報政府采購預算。政府采購包括辦公耗材、辦公設備、印刷費、房屋維修裝飾、外包物業管理、未納入建安工程一并招標的可研編制、勘探設計、工程監理、辦公家具、電氣設備、廣告和園林綠化等。
政府購買服務必須按照市財政局最新公布的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范圍,各部門不得自行增加服務項目。如招生廣告、題庫建設、學生競賽活動、其他教育服務等。
沒有編制政府采購和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的項目,原則不辦理資金撥付。
(五)“三公”預算的編制
由計財處根據上年度“三公”數,按一定比例調減,實行總量控制。
(六)基本支出安排規定、標準和定額
1、績效工資支出。其支出安排規定及標準,按上一年度經過人社部門批復的總量,由組織人事部提出方案交院長辦公會和黨委會批準,經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統一安排,禁止超支安排。
2、生活補貼支出。其支出按人社部門批準的金額安排(包括遺屬費用)
3、商品和服務支出。具體規定及標準如下:
分院商品和服務支出:按教師人數、學生人數及規定的標準確定。標準為教師每人每年為240元,學生每人每年60元,各處室商品和服務支出:先分檔次安排:一檔每年基數為5000元,二檔每年基數為4000元,三檔每年基數為3000元;再按行政人員及標準確定。標準為行政人員每人每年為240元。
(七)專項工作經費。各內設機構按年度和業務活動內容分月安排預算。
(八)預算支出資金安排順序
工資和績效工資及個人和家庭補助(遺屬)→日常商品和服務支出(水電、辦公用品、學生獎助金、正常的差旅費)→項目支出(上級部門要求納入預算的)→專項工作經費→預備金
四、工作要求
預算編制工作政策性強,內容復雜,程序多,涉及面廣,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協作,精心組織安排。
(一)要切實把預算編制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充實人員,保證質量;要加強與計財處的溝通聯系,合力推進預算編制工作。
(二)實行“二上二下”編制程序。
“一上”:各內設機構上報基礎資料和預算草案。按照計劃時間節點,各部門要將本部門的人員、資產報組織人事部、學工處和后勤處。按照計劃時間節點組織人事部、學工處和后勤處將匯總預算報計財處。
“一下”:計財處下達各內設機構預算控制數。按照計劃時間節點,計財處根據報送的預算草案,審核內設機構預算,根據學院經費,將統一審核匯總平衡后的預算方案上報學院審定,根據學院審定意見修改后下達各內設機構預算控制數。
“二上”:反饋預算安排意見。按照時間節點,各內設機構根據計財處下達的預算控制數,核實各項收入支出,補充完善相關資料,向計財處反饋預算安排意見。計財處審核、匯總和綜合平衡后,提出學院本級預算草案,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間報黨委行政批準。
“二下”:正式批復各部門預算。在黨委行政批復一周內,計財處將預算統一批復到各部門。
撫州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通知.doc
XX項目XX年度績效自評報告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立項依據,項目基本性質、用途和主要內容。
(二)項目預算績效目標設定及調整情況。
二、項目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
(一)項目資金(包括財政資金、自籌資金等)安排落實、總投入等情況分析。
(二)項目資金(主要是指財政資金)實際使用情況分析。
(三)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包括管理制度、辦法的制訂及執行情況)分析。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一)項目組織情況(包括項目招投標情況、調整情況、完成驗收等)分析。
(二)項目管理情況(包括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日常檢查監督管理等情況)分析。
四、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根據年初績效目標逐項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數量指標
(2)質量指標
(3)時效指標
(4)成本指標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經濟效益
(2)社會效益
(3)生態效益
(4)可持續影響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二)項目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后續工作計劃。
(二)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問題和建議。(包括資金安排、使用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存在問題、改進措施和有關建議等)
(三)其他。
項目支出預算績效目標申報表 |
||||||
項目名稱 |
注:按規范的項目名稱內容填報,與部門預算項目名稱一致。 |
|||||
主管部門 |
|
實施部門 |
|
|||
項目屬性 |
|
項目期 |
|
|||
項目資金(萬元) |
年度資金總額 |
注:填寫項目資金申請總額。 |
||||
其中:財政撥款 |
|
|||||
其他資金 |
|
|||||
績效目標 |
注:項目計劃在下一年度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
|||||
績效指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 |
||
產出指標 |
數量指標 |
指標1:注:反映項目下一年度計劃完成的產品或服務數量,通常用絕對數表示。如某農田水利項目產出數量指標為:修建引水渠10公里。 |
|
|||
指標2: |
|
|||||
|
||||||
質量指標 |
注:反映項目下一年度計劃提供產品或服務達到的標準、水平和效果,表明服務或生產的相對水平、平均水平的指標。如某農田水利項目產出質量指標為:堅固耐用達到ISO標準。 |
|
||||
時效指標 |
注:反映項目下一年度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及時程度和效率情況。如某農田水利項目產出進度指標為:合同期100天完成;其中:項目啟動階段20天完成,項目實施階段60天完成,項目成果驗收階段20天完成。 |
|
||||
成本指標 |
注:反映項目計劃提供產品或服務所需成本,分單位成本和總成本等。如某農田水利項目產出成本指標為:節儉總成本控制在**萬元以內,單位成本控制在**萬元以內。 |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指標 |
注:反映項目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經濟特性,即是否有利于服務對象經濟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經濟結構改善、產業結構調整、單位GDP能源消耗的降低等。如某農田水利項目經濟效益指標為:增加糧食產量100斤/畝。 |
|
|||
社會效益指標 |
注:反映項目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及改善環境質量,降低能源消耗,推進綠色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宜居性等。如某農田水利項目社會效益指標為:農民增收100元/畝。 |
|
||||
生態效益指標 |
注:反映項目實施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從植被覆蓋、廢氣治理、節能減排、生態平衡等維度進行具體描述。即減少廢氣排放,降低顆粒污染物濃度、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等。如某農田水利項目環境效益指標為:節約水量**噸/畝。 |
|
||||
可持續影響指標 |
注:反映項目對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的持續影響程度。如某農田水利項目可持續影響指標為:在一定時期內發揮影響50年。 |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對象滿意指標 |
注:反映公眾或者相關利益方對項目工作或提供服務的滿意程度。即公眾滿意度、民眾投訴率等。如某農田水利項目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為:受益群眾滿意度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