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任務(項目)總 體 建 設 方 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的意見》(贛府發〔2020〕16號)精神,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職成〔2020〕7號)和《關于承接〈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任務(項目)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20〕32號)要求,我院已在“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任務(項目)管理平臺”承接了22項相關任務。為了做好各任務(項目)的建設工作,確保取得成效,根據學院實際,制定本建設方案。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位,堅持“立足高新區,服務撫州市”辦學定位,著力夯實基礎、補齊短板,著力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加快專業群與產業鏈橫向融通的職業教育模式,大幅提升學院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以省域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標準為抓手,以專業群建設為核心,著力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推進,高水平治理,高密度融合,高質量發展。以校企合作為主線,通過專業的跨界整合,政校企的有機融合,實現專業集群發展和資源共享,重點打造智能制造專業群、航空服務專業群和電子商務專業群,積累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革經驗和模式,全面帶動學院轉型升級發展。通過建設計劃,學院整體辦學水平,專業群建設水平,社會服務能力、國際影響力實現根本提升。通過建設,學院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接更加緊密、同人民群眾期待優質高效的愿景更加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更加匹配,學院職業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標準更加完善、條件更加充足、評價更加科學,形成鮮明的新時代職業教育特色,成為地方舉辦、行業企業參與的國內知名的地方性、綜合性高水平高職院校。
撫州職業技術學院是2003年6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在原江西省重點中專撫州經貿學校和撫州農校的基礎上,融入撫州文藝學校教學資源,又于2007年經撫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整合江西機械電子技工學校、撫州市技工學校而組建成的一所集理工、經貿、旅游、教育、藝術為一體,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同時保留了江西機械電子技工學校建制,實行了一個學校兩塊牌子,學院隸屬撫州市人民政府,接受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業務指導。
目前擁有高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開放教育及社會培訓等多種辦學資質,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學院先后獲得全國第三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國家級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江西省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園等榮譽。
《醉宴青瓷》項目榮獲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參加“鏈戰風云”全國大學生智慧供應鏈創新創業挑戰賽榮獲一等獎;首次承辦全國賽事——全國職業院校師生禮儀大賽(高職組),榮獲學生團體項目(禮儀操、禮儀故事演講、職業儀態展示)一等獎、學院團體二等獎。學生參加中國教育電視臺2020年春晚表演,展示撫職風采;代表江西省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表演,獲得一致好評。并先后在全國、省各項職業能力大賽、大學生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重大賽事中榮獲團體一等獎20次、個人一等獎38人次。
在市級層面上,學院連續實現年終考核“大滿貫”,被評為綜合考核市直優秀單位、綜治工作優秀單位、公共節能工作優秀單位、計生管理優秀單位、市文明校園;脫貧攻堅四進四聯四幫、參與湯顯祖戲劇節活動、全省旅發大會等工作均獲全市表彰,被評為先進集體。
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堅持 “立足高新區,服務撫州市”的辦學理念,加大與撫州各行業的合作力度,舉全院之力服務撫州地方經濟。加強中高職對接。與市內南城、黎川、市外會昌、上猶等縣(區)中職學校簽定中高職銜接協議,中職學生直接進入學院進入高職就讀,打通學歷提升立交橋。截止目前與學院簽訂中高職銜接辦學的學校達12個,專業8個。
學院加大與撫州各縣區、各行業的合作力度,舉全院之力服務撫州地方發展。一是主動對接政校合作。與臨川區開展科技服務合作,與高新區、資溪縣、黎川縣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從創新創業、實習寫生、社會實踐等方面合作互惠;二是用心用情服務企業。學院主動與本地知名企業、臨川高新科技產業園共建實訓基地,與市人社局、高新區聯合舉辦政校企合作專場招聘會,開設江鈴班、創世紀班、地方戲曲班、首都機場班、互聯網金融銀行等定向班,深入產教融合、開展校企合作。三是傾力參與志愿服務。學院派出志愿者為全國農民豐收節、全省旅發大會、全省互聯網大會、全省文化巡禮展、全市“孝滿才鄉”、全市春晚等省、市重大活動提供志愿服務和禮儀服務,組織師生參與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湯顯祖戲劇節暨國際戲劇交流月等活動,承擔了開幕式活動的演出任務,贏得了社會的贊譽。四是做實做強職業培訓。學院承接市委組織部、市教體局、市衛健委,司法局、市農業局等單位及社會團體的培訓,承接舉辦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系統管理員、企事業單位特種作業人員、非煤礦山企業安全及教師資格證備考等各類培訓班,舉辦退役士兵、新型職業農民、農藥經營者、特種作業人員、SYB+GYB創業培訓等各類培訓17項,累計培訓各類人員1000多人。
學院坐落在江西省撫州市東臨路新東城教育園區內,距省會南昌市100公里。學院占地面積941畝,建筑面積26萬㎡, 現有在校學生11000余人,教職工508人,其中專任教師40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97人,其中正教授20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教師143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371.54萬元,圖書館藏書31萬余冊,電子圖書100萬冊。學院擁有語音室、學術報告中心、演奏廳和數控、機電一體化、汽車檢測與維修、非遺大師工作室、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實訓中心、茶藝實訓室等各類專業教學實訓、計算機技術等各類專業教學實訓、實驗場所共88個,其中四夢賓館等國家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4個,計算機中心擁有近30個教學機房,配置計算機2000余臺,并建有功能較為完善的校園網和全省一流的電子商務實訓中心,200多個教室全部實現網絡多媒體教學。建有校外實訓基地 56個,其中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具備10個職業工種的考證和鑒定資格。
學院秉承“砥礪精業品質,培育大國工匠”的辦學理念、“明德尚能、篤實創新”的校訓以及“立足高新區,服務撫州市”的辦學定位,緊密對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在人才培養、技能培訓、技術科研等領域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實行政校企合作、定單培養辦學模式,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在本市及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建立實習就業基地50余個。同時,學院不斷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在校內建立了撫州市地方戲曲人才培養基地,加強與黎川油畫產業基地通力合作,并在資溪縣建立了寫生采風基地,與市文旅局、文昌里等合作,開設導游班。
學院積極推進多元辦學,與企業共建汽車工程分院的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與企業打造數字經濟、航空服務、智能制造、阿里巴巴電商等產業學院,與撫州市人民政府打造撫州地方戲曲人才培養基礎,牽頭成立撫州職業教育產業聯盟。積極推進撫州市與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家交流與合作。
全面推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改革,成功參與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1項,國家級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1個,省級實訓中心項目5個,校級專業建設試點項目8個,組建了10個訂單班,招生專業100%有深度合作企業。實踐課時比超50%以上。
學院主動發力,承接了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和省域高水平專業群、1+X證書制度試點、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等22項任務,具體見下表。
表1:撫州職業技術學院承接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重點任務(項目)建設進度分工一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進度 |
承接部門 |
配合單位 |
責任人 |
分管領導 |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1 |
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 |
制定方案,引教師2人 |
引進教師5人 |
引進教師5人 |
組織人事部 |
思政部 |
游黨呈 |
范慧玲 |
2 |
培育遴選班主任工作室 |
制定方案,遴選5個 |
培育3個 |
總結提練1個 |
學工處 |
各分院 |
許紅萍 |
洪德良 |
3 |
遴選德育特色案例 |
制定方案,遴選3個 |
培育2個 |
總結1個 |
思政部 |
學工處、團委 |
段傳國 |
范慧玲 |
4 |
德育骨干管理人員、思政課專任教師 |
制定方案,遴選10名 |
培育8名 |
提升5名 |
宣傳部 |
思政部、團委 |
余昌木 |
范慧玲 |
5 |
遴選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 |
制定方案,遴選3個 |
培育2個 |
總結提練1個 |
思政部 |
教務處 |
段傳國 |
范慧玲 |
6 |
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 |
制定方案,遴選6個 |
培育4個 |
總結提練2個 |
思政部 |
教務處、各分院 |
段傳國 |
范慧玲 |
7 |
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思政教育案例 |
制定方案,遴選7個 |
培育5個 |
總結提練3個 |
思政部 |
教務處、各分院 |
段傳國 |
范慧玲 |
8 |
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 |
制定方案,分解任務 |
重點建設逐步實施 |
培養模式總結提升 |
教務處 |
組織人事、科研處、招就處、各分院 |
徐祖榮 |
徐安慶 |
9 |
遴選省域高水平專業群 |
制定方案,遴選4個 |
培育3個 |
總結2個 |
教務處 |
組織人事、科研處、招就處、各分院 |
徐祖榮 |
徐安慶 |
10 |
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 |
制定方案,遴選14個 |
培育12個 |
總結10個 |
教務處 |
組織人事、計財處、各分院 |
徐祖榮 |
徐安慶 |
11 |
與江西長天教育聯合建設示范性職工培訓基地 |
制定方案,共同建設 |
實施培訓 |
總結提高 |
繼續教育分院 |
計財處、各分院 |
戴建 |
洪德良 |
12 |
優質繼續教育網絡課程 |
制定方案打造團隊 |
制作腳本 |
拍攝運行 |
繼續教育分院 |
教務處、各分院 |
||
13 |
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
制定方案,實訓平臺 |
人才培養方案 |
課程體系與平臺 |
招就處 |
教務處、各分院 |
孫霏 |
胡焰林 |
14 |
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超過50% |
制定方案36% |
50% |
60% |
組織人事部 |
各分院部 |
游黨呈 |
范慧玲 |
15 |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制定方案,遴選7個 |
培育5個 |
總結提練3個 |
教務處 |
組織人事部、各分院部 |
徐祖榮 |
徐安慶 |
16 |
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
制定方案,遴選3個 |
培育2個 |
總結提練1個 |
教務處 |
組織人事部、各分院部 |
徐祖榮 |
徐安慶 |
17 |
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職業教育規劃教材 |
制定方案,遴選7個 |
培育5個 |
總結提練2個 |
教務處 |
經管分院、機電分院 |
徐祖榮 |
徐安慶 |
18 |
職業教育“課堂革命”典型案例 |
制定方案,遴選3個 |
培育2個 |
總結提練1個 |
教務處 |
學前分院、藝術分院 |
徐祖榮 |
徐安慶 |
19 |
遴選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 |
制定方案制定標準 |
試行標準 |
總結標準 |
信息中心 |
教務處、團委、科研處 |
徐劍波 |
洪德良 |
20 |
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
制定方案投入建設 |
開發運行 |
培訓總結 |
教務處 |
信息中心、各分院 |
徐祖榮 |
徐安慶 |
21 |
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制定方案,遴選7個 |
培育5個 |
總結提練5個 |
教務處 |
各分院部 |
徐祖榮 |
徐安慶 |
22 |
選派一批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出國研修訪學 |
制定方案,遴選10人 |
選派2人 |
選派4人 |
對外交流合作處 |
組織人事部、教務處、各分院部 |
范麗娟 |
范慧玲 |
一是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進新時代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機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質量保證機制,推進學院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二是固本強基,綜合改革。聚焦薄弱環節,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夯實職業教育發展基礎。系統推進體制機制、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改革,為職業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激發學院辦學活力。
三是標準先行,試點突破。健全國家、省、校三級專業、課程和實訓標準體系,完善具體項目的標準落地的工作機制。以打造創新發展高地為抓手,推進關鍵改革,突破瓶頸制約,搶抓機遇,突出優勢和特色,打造一批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和品牌,帶動全院專業建設和教育大改革大深化大提升。
第一階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學院按省教育廳總體部署,制定撫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總體建設方案,明確年度各任務(項目)建設進度、完成時間等,層層落實責任。
第二階段: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學院落實資金、配套政策等重大建設要素,全面開展任務(項目)建設。
第三階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學院對任務(項目)進行自驗自評。
建設進度詳見各項目建設方案和表1:撫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建設進度分工表。
表2:撫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資金預算一覽表(萬元)
序號 |
工作任務 |
資金預算 |
承接數量 |
1 |
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 |
30 |
-- |
2 |
培育遴選1個名班主任工作室 |
30 |
1 |
3 |
遴選1個德育特色案例 |
15 |
1 |
4 |
培訓5名德育骨干管理人員、思政課專任教師 |
25 |
5 |
5 |
分級培育遴選1個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 |
10 |
1 |
6 |
2個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 |
50 |
2 |
7 |
3個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思政教育案例 |
30 |
3 |
8 |
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 |
1000 |
1 |
9 |
2個省域高水平專業群 |
1000 |
1 |
10 |
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 |
600 |
-- |
11 |
引導職業學校和龍頭企業聯合建設1個示范性職工培訓基地 |
400 |
1 |
12 |
2門優質繼續教育網絡課程 |
20 |
2 |
13 |
推動建設1個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
300 |
1 |
14 |
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超過50% |
90 |
1 |
15 |
遴選3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10 |
3 |
16 |
遴選1個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
20 |
1 |
17 |
遴選2種左右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職業教育規劃教材 |
20 |
2 |
18 |
遴選1個職業教育“課堂革命”典型案例 |
10 |
1 |
19 |
遴選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 |
300 |
1 |
20 |
遴選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
100 |
1 |
21 |
面向公共基礎課和量大面廣的專業(技能)課,分級遴選5門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100 |
5 |
22 |
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實施“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選派一批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出國研修訪學 |
30 |
-- |
總 計 |
4190.00 |
|
1.加強行動計劃實施的組織落實。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習和宣講職教文件、政策、項目計劃內容,督促各任務和項目承擔方按照提職培優行動計劃的精神和要求,制定任務計劃和項目實施計劃,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切實提高各任務和項目的執行力。
2.進一步完善學院內部治理結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落實學院章程規定,構建與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健全內部崗位管理、合同用人、公平競爭、績效評價等機制體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提升學院治理能力。
1.多方籌措建設資金,拓寬社會資金籌措渠道。積極籌措社會資金,探索政府、高校、社會多方共建。學院通過“政校企深度合作”等方式,積極爭取有關部門、行業企業等資金支持。
2.加大資金投入強度。加大經費投入,加強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各項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
建設完整、規范、系統、適用的制度,制定向專業建設質量工程傾斜的政策,從人、財、物等方面向傾斜。進一步完善與項目建設相關的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 、實訓基礎建設等制度,從制度上保障項目建設規劃的實施。完善各建設項目實行申報制、論證制、評審制。嚴格執行任務建設與項目建設相關管理規定;強化項目管理,各建設分項落實到人;嚴格控制進度,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1.強化領導統籌推進
成立“撫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建設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統籌推進各項建設計劃有效實施。具體名單如下
組 長: 徐有田 劉 勝
副組長:范慧玲 洪德良 徐安慶 胡焰林
成 員: 游黨呈 余昌木 李國彬 徐祖榮 孫霏 邱水根 郭飛 危貴茂 徐劍波 許紅萍 揭偉超 段傳國 戴建 帥凱暉 邱優輝 江波 姚金紅 楊小兵 甘岱琳 范麗娟
辦公室主任:徐祖榮(兼),成員:盧穎 各分院分管教學院長
2.密切配合協同落實
《行動計劃》規定的任務(項目)涉及學院組織人事部、統戰宣傳部、學工處、計財處、招生就業處、科研處、信息中心、對外合作交流處、思政部、團委、八個分院等相關部門,學院將主動發揮統籌規劃、綜合協調作用,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共同營造良好氛圍,落實承擔的建設任務(項目),加快推進撫州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